top of page
  • Imbrace Artraining Center

「跟」你的孩子玩耍:Child-Led Play


學校停課期延長至農曆年假期後,父母除了要在家繼續為孩子提供照料和教學,少了到街上「放電」的時間,如何不在家悶著小孩,確是令很多家長頭痛的地方。


筆者請了幾天假,在家裏主力陪伴女兒。「爸爸,我哋而家玩咩呀?」這個問題有時令筆者非常苦惱⋯⋯「仲有咩未玩過呢?」


有一天我倆看著枱面上幾個動物造型的擦膠發呆,筆者內心正焦急想想有什麼玩法點子,女兒郤主動提出要拍攝一套故事短片。


她從書櫃找了一本繪本,找了三個有關河流和森林的圖畫作背景,然後告訴筆者每個場景會出現的動物、設計動物之間的對白,討論手機鏡頭的角度以及間場之間用沙漏計時三分鐘,讓觀眾可以吃零食和上廁所。(雖然間場時間與整個短片長度差不多,但筆者欣賞她對觀眾需要的細心考慮。)


整個過程筆者只是跟著女兒的思路安排進行,大家都很投入,雖然作品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但從中看到女兒的導演和攝影角度的思路、編寫故事的能力、即場「爆肚」的演員急才、對觀眾的同理心、片頭和片尾主持人的淡定開場白和預告等都是令筆者驚訝的。


五歲的小孩,比成人所想像的能力更大。


想起服務對象主要為小孩的表達藝術治療師,筆者的老師Ellen Levine說過,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最重要的任務是作為支持和見證孩子玩耍的角色。透過玩耍,孩子的心靈世界找到一個安全和自由的整理和表達空間,同時感到被看見和了解,這就是療癒的經驗。


筆者認為治療師和作為陪玩的家長一樣,最需要的是一夥開放的心,在確保安全的前題下配合孩子,讓他們能拍著想像力的翅膀,即使在物理空間的困鎖之下,仍能自由飛翔。


#ImbraceArtrainingCenter #樸思藝術成長中心

#Chris爸爸週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