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Imbrace Artraining Center

正念父母之修練(三)

細路仔尖叫,父母會點?


各位有嘗試上週介紹的正念呼吸練習嗎?感覺如何?


Photo courtes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剛過去的周末筆者見證了一個令人非常失望的教養案例。事源在一個親友聚會中有四個小孩七嘴八舌的鬧著玩,繼而演變成互相尖叫。當刻其中一名父親被惹毛了,大力掌摑兒子的嘴巴,大力拉扯他到一邊罰企。男孩大哭起來,在驚惶失措之時仍嘗試解釋,但都被父親以責罵聲淹蓋了。


孩子從父親身上學到什麼呢?面對噪音,就用更大的聲音和肢體暴力去鎮壓對方。(是否每天新聞都看到類似的情況發生呢?)要妥善回應孩子的情緒反應,父母先要覺察自己的情緒,這正是上兩週跟大家分享正念父母的重要性。


本週跟大家分享正念父母的四個心法:


Respect尊重孩子的自主權

在父母眼中,子女永遠是小不更事的小孩。在適當和安全的前題下,引導他們分析利弊,讓孩子自己學做決定,並承擔之後的結果,親身經驗往往是孩子學習最深刻和有效的方式。


Empathy 同理孩子的感受

先放下對與錯,以及儘快解決的教養心態。嘗試從孩子的角度了解他們對事情的看法和感受,然後才回應也未遲。孩子從父母身上就能學會替人設想,而不是草率地找出「罪魁禍首」,然後進行處罰了事。


Acceptance 接納孩子的本相

有時孩子的表現就是衝著父母的底線而來,令父母容易情緒失控。其實把父母惹怒的「反應掣」,往往是父母本身成長未處理好的問題。唯有以正念覺察自己這些突如其來的爆發性行為和內心的感受並好好疏導,才能從過去的傷痕復原過來。另一方面,在子女表現得像小天使的時候,好好記著和回味那些美好印象,因為他/她跟早陣子的小魔怪,其實是同一個人。而我們做成人的,又何嘗不是令人又愛又恨?


Learn continually 持續學做父母

管教是親子間雙向的經驗。如上文所說,因孩子的表現而激發起父母的情緒,是父母需要好好探究和處理的成長問題。言行一致的父母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教養。根據家庭治療師鮑溫(Murray Bowen)的理論,父母的未了之事 unfinished business,如果不好好解決,會像遺傳病般傳給下一代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正念教養的心法,也可以透過表達藝術expressive arts進行。我們下週會就這方面詳談。記得留意啊!


參考書:

《正念父母心,享受每天的幸福》Jon Kabat-Zinn (心靈工坊)


#Chris爸爸週記

#正念父母MindfulParenting

#孩子尖叫唔喺靠打

#孩子尖叫唔喺靠鬧

#孩子尖叫唔喺靠罰

#尊重孩子的自主權Respect

#同理孩子的感受Empathy

#接納孩子的本相Accpetance

#持續學習做父母Learn

#ImbraceArtrainingCenter #樸思藝術成長中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