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Imbrace Artraining Center

讓孩子有發脾氣的空間


疫情令孩子的生活和成長空間大大減少,過往透過跑動來抒發的能量囤積在內,令小孩倍感鬱結;加上弟弟的出生為姊姊帶來失竉的嫉妒和傷心的感覺,令女兒最近的脾氣特別暴躁,要求也愈來愈無理。在小孩火遮眼的時候,父母講的道理完全聽不入耳,緊隨而來的挫敗感令父母也被捲入氣憤的情緒漩渦,最終以打鬧作收場。


父母是孩子心理空間的創造和守護者。在孩子情緒高漲時為他們保留一片空間是十分重要的。


1. 藝術創作空間

有一次跟發脾氣的女兒一起畫水拓畫marbling art,女兒看著顏料在水面自由流動,形成出人意外的圖案,在”嘩嘩”聲的驚喜之下,女兒心情也慢慢平靜下來。看著充滿滿足感的作品,她指著其中一幅作品說:「我將啲嬲嬲畫咗落畫紙上!」畫紙成了孩子心情抒發的空間。


2. 看看螞蟻⋯⋯放空一陣間

今天到了離島走走,下午天氣炎熱,女兒嚷要折返,停了在路邊。筆者跟她一起站著。突然間見到地上一隻大螞蟻在地上行走。因為左後腿黏了些東西,所以走起路來很”論盡”,女兒一邊看一邊笑,似乎忘卻了剛才的壞心情。筆者就這樣跟女兒蹲在地上看了十五分鐘,之後孩子就平靜地跟大人繼續行程了。安靜的空間,讓孩子放一放空,比講道理或争吵打鬧更能好好平伏情緒。


3. 抱一抱⋯⋯回應「一下」孩子的無理要求

女兒在回程時醋意漸濃,說很攰要爸媽抱回家。心想:「四十多磅點抱?」當刻轉念:「抱十幾步也可以吧!」於是花了餘下的氣力抱著她。看見她甜蜜滿足的微笑,筆者發覺自己真的很久沒抱她了⋯⋯走了一小段路,她就拖著我手去麵包店買麵包了。有時筆者也會覺得自己是否把她竉壞,變成了小公主⋯⋯但間中回應一下連孩子自己也覺得是無理的要求,讓他們更感受到父母的重視。在管教之中留一些空間,讓孩子間中經驗到父母的竉愛,讓他感到自己是獨特和寶貴的身分。


#ImbraceArtrainingCenter #樸思藝術成長中心

#Chris爸爸週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