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brace Artraining Center
還要繼續寫下去嗎?

哄女兒入睡後,執筆之時已是晚上十一點。
原本打算繼續跟大家分享有關培養孩子洞察力insight的部分。In-sight,向內觀看自己內心狀態的能力(包括身體感覺、腦海浮現的影像、情緒,以及想法),也可以理解為自我覺察self awareness的能力。
坐在電腦前,遲遲未能下筆,腦海中不斷問自己一個問題:「還要繼續寫下去嗎?」在絕望和無力感之下,這個問題在每個星期二晚成為筆者的掙扎之地。記得三月份開始這專欄,除了是回應對工作伙伴的承諾,更是對身邊孩子的堅持,相信養育下一代成為正直的人,家長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這個小小的使命,令我選擇繼續透過文字為各位家長帶來一點點的正面影響。
席格博士在<和孩子一起說好:正向思考,培養具有膽識,好奇心以及韌性的孩子>一書中指出,當我們能提高對自我內心的覺察,就更能調整好自己的內心狀況。以下分享他根據腦神經運作研究所得,兩個提升洞察力的建議:
1)從當事人變成觀眾 人類有抽離自身觀察自己的能力,意思跟「自我反省」,以及「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有相近的意思。我們很容易被感受或想法等充斥我們的內心,當我們退一步,換個角度變成觀眾,我們就有能力從內心的泥沼中掙脱出來,從遮天蓋地的絕望變成:「我此刻有絕望的感覺,但它只是我整個意識的一部分。」
2)停一停 在掉進內心的泥沼之前,我們需要提提腦袋停一停以作角度的轉換。這個提示可以是你的呼吸,或是你戴著的手鍊。而筆者最愛看著兩個月大的兒子在母親懷裏展現”天跌落嚟當被蓋”的淡定眼神和逗趣的笑容,提醒著筆者世界上還有這如天堂般的安穩和喜樂。
停一停,換個角度,讓我們可以坐在造物主的肩膊上,看見人類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暫,繼續在最重要的小事上勉力前行。
#在絕望中盼望 #ImbraceArtrainingCenter